2018年4月13號,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支持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四年里,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關于海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全省之力,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海南一貫到底,落地生根。在招財引智方面,四年來,中組部從全國范圍內選派415名優秀干部,分4批來海南掛職。 在政策出臺方面,目前150多項政策出臺落地。在制度創新上,截至目前,海南累計發布制度創新案例13批123項。在深化改革上,設立7個園區法定機構。在經濟轉型上,去年以來11個重點園區實現全省近三成投資、超四成稅收。2021年海南非房地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繼續提升,其中“3+1”主導產業增加值占比達70%。 2021年,海南全省接待國內外游客81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增長58.6%,人均消費額增長26.4%。今年前兩個月,海南10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128.73億元,同比增長33%。在民生保障上,海南省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6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脫貧。2021年,全省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7萬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6元,名義增長11.0%。在生態保護上,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已恢復至35只。研究人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發現8個大型真菌新物種。2021年,海南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4%河湖庫和近岸海域水質保持優良,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一流。 15:
一、通過一個個數字,比較直觀看到這四年來海南發展的總成績單。首先,請您總體評價下這份成績單。
我認為,海南自貿港四年多的建設成績可以用以下幾方面來概括:自貿港的制度體系和政策體系在有序展開;自貿港的人才、資本等各種要素加速匯聚;海南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態勢已經初步顯現;海南的營商環境有持續的改善;海南封關運作的措施也在穩步推進;海南的風險防控體系措施得當有力。
二、海南的政策從建設到設計再到落地執行,呈現了怎樣的特征?
您說的主要是指制度創新。海南推出13批123項制度創新,這些制度創新工作有很多是可圈可點的。我注意到:在整個制度創新推進過程中基本上是穩扎穩打,穩中求進,成熟一批、推出一批,這是一種很好的工作節奏。這些制度創新主要集中在營商環境優化方面。海南的營商環境能夠持續改善,與推出這么多制度創新是分不開的。另外,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海南自貿港的制度創新開始由傳統的、碎片化的創新,向制度集成創新過渡;海南陸陸續續出臺了很多制度集成創新,這有力地保障了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逐步展開。
三、在2025年之前海南要實現封關?,F在已經到了封關壓力測試的環節。相關的政策準備、體系準備都在進行壓力測試。那么,如何保障這些能夠平穩的過渡過去呢?
2025年之前海南要進行封關這是眾所周知的。從目前到封關還有兩年多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我們的封關壓力測試工作要密集地推動;加快推動包括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方面的制度集成創新。特別地,貨物貿易關稅方面,可以從現有少數試點園區擴大到全島;這是在封關運作前做壓力測試所需要探索的。而包括投資自由便利的非禁即入等舉措,可以在全島有條件的區域先行探索,也是為封關運作做壓力測試。除此之外,海南資本要素的跨境流動、人才要素的跨境流動,這些在2025年封關之前都應該加快探索,以確保海南封關前后的平穩過渡。封關前后的壓力差巨大,容易達不到壓力測試的預期效果。
四、海南現在應該逐步地推動壓力測試,加快進行。那么,您覺得在一系列的推動過程中,最重要的壓力是什么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壓力是投資自由便利和資金的跨境流動。目前這些工作阻力非常大、難度也非常大。我們當前確實面對很多上位法以及國家部委現有的一些政策規定限制,使得金融雙向開放領域的很多工作在推動過程中面臨困難。
五、是不是在風險防控上,我們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我們的風險防控體系其實已經有一系列的探索和工作。但這些風險防控能不能防得住,特別是金融的雙向開放,能不能防得住風險,我們是無法確定的。所以這一方面的壓力測試是非常必要且應該加快推進的。所以,我建議在現在的條件下海南可以探索離岸金融的賬戶體系。離岸功能和在岸功能都可以在海南進行探索,從而讓海南成為一個金融監管沙盒。實際上,金融的開放有助于貿易自由便利和自貿港的有序開放。
六、新鮮血液的融入對海南干部體系的建設有什么影響?
首先他們帶來新理念、新思路、新作風,這對改變海南干部的傳統理念和工作作風有示范效應。外來干部在海南掛職還會形成“鲇魚效應”,驅動本地干部提高工作積極性。同時也會形成“銀行效應”,即人才銀行效應,干部來掛職就像是存錢,走了就像取錢:來得多、走的少,就可以為海南沉淀下人才。特別地,掛職干部大部分是掛實職,這意味著他們大部分人是直接參與海南自貿港制度設計、政策落地等具體工作,對海南自貿港建設是發揮實質作用的。
七、房地產的經濟數字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2021年海南各項經濟指標表現亮眼:GDP同比增長11.2%,位列全國第二,兩年平均增速位列第1;固投同比增長10.2%,位居全國前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6.5%,位列全國第一。這些數字體現出,自貿港政策效應開始顯現,自貿港建設穩步推進、蓬勃展開。而且,目前的房地產行業在整個GDP中的占比逐漸縮小,體現了海南去房地產化的努力成效。當然,這里并不是完全不發展房地產行業,而是要弱化房地產對GDP的影響,擺脫對房地產產業的過度依賴。實際上,房地產仍然是海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類似旅游地產、商業地產、產業地產等,還是要大力發展的,只是要避免房地產在經濟結構中比重過大。
八、重點園區和非重點園區怎樣均衡協調發展?
重點園區是海南自貿港的先行先試區,海南自貿港早期安排的政策是先在重點園區落地實施的,包括洋浦在內——洋浦是自貿港的樣板間,在11個重點園區里是領頭羊。由于包括洋浦在內11個產業園區的空間有限,后續的周邊地區作為工業腹地要進一步支撐洋浦等園區發展。當前的“儋洋一體化”實際上,就是在放大洋浦的零關稅等自貿港政策效應等,實現從洋浦保稅港區向周邊擴散,以洋浦為龍頭帶動周邊地區發展。這也體現了“燒開一壺水”與“全島同城化”的辯證關系:11個產業園實際上是11個點,相當于11壺水,自貿港建設目的并不只是燒開這11壺水,而是實現海南的全島同城化、同質化發展。除了中部區域之外,其他地區都要同步得到發展(中部是生態保護區,它的主要目的是生態保護);其他區域內要實現同步發展,這個同步發展意味著需要在重點產業園區周邊形成產業輻射效應、經濟拉動效應,最終實現全島同節奏發展,進而推動海南省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九、未來,免稅在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中是什么樣的角色?海南如何帶動這方面的發展?
離島免稅和自貿港的“零關稅”并不是一個概念。海南的離島免稅實際上是自貿港眾多政策之一。很多年之前,海南就已經存在這個政策。自貿港建設之后,這一政策得到進一步優化。優化后的政策,可以和海南將來的“零關稅”政策交相呼應,兩者是可以共存的。另外,海南還要擴大離境退稅,讓外國人來海南消費,購買中國的老字號產品,并通過離境退稅的方式讓外國人享受到海南的政策紅利。除此之外,海南還要放大消博會的效應,打造永不落幕的消博會。我認為,這也是海南應當抓緊推進的。
十、如何均衡生態發展和經濟發展,做到互相彌補、互相促進?
海南自貿港法公布以后,里面明確提出:海南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這意味著生態是海南自貿港未來發展的潛力,生態保護是國之大者,不能為了經濟犧牲生態……
來來源源丨今日新聞匯
> 資訊列表 > 正文
- 05-19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大河之“光”
- 05-19 ? 熱點關注|紅、橙、黃、綠、青、藍、紫!看運城初夏絕美配色!
- 05-19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雨后初霽中條山 云海奔騰似潮涌
- 05-19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大河之“新”
- 05-13 ? 江滔奔流兩岸闊 綠水青山更青春
- 05-13 ? 一朝共飲盤江水 終生已結同心圓
- 05-13 ? 架起兩地“連心橋” 抒寫濃濃“幫扶情”
- 05-13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大河之“綠”
- 05-11 ? 學思踐悟┃以僑為橋聯誼五洲 攜手推動“三個助力”
- 05-11 ? 運城:雨后千年鹽湖美如畫
- 05-11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運三高速連接線盤南澗特大橋成功合龍
2022/4/14 9:31:00
今日新聞匯丨李世杰:海南自貿港未來如何高質量發展! 開放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