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潮州工夫茶的交際功能
潮州茶文化是嶺南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工夫茶”為著稱?!肮し颉?,本為茶名,后演化為烹茶方法?!肚宄笆反笥^·清代述異》稱:“中國講求烹茶,以閩之汀、漳、泉三府,粵之潮州府功夫茶為最?!?據翁輝東《潮州茶經》稱:“功夫茶之特別處,不在茶之本質,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備精良,以及閑情逸志之烹制法?!?nbsp;
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為潮州地區飲茶習俗的文化現象,是潮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潮州工夫茶,在潮州人生活的地方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會友。不論是公眾場合還是居民家中,不論是路邊村頭還是工廠商店,無處不見人們長斟短酌。品茶并不僅為了達到解渴的目的,而且還在品茶中或聯絡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閑聊消遣,或洽談貿易,潮州工夫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儒雅人家的工夫茶特講究,有茶童(戲稱“風爐縣長”)專侍,挑擔、入山、浮水,臨清溪而烹茶,觀山水而論道,賦詩辭而抒情,別有一番情趣。工夫茶乃文人騷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許多詩文中均言及工夫茶,如近代詩人丘逢甲從日本回國后,在潮州生活時作《潮州春思》詩六首,其中一首記述春日烹品工夫茶的情景,曰:“曲院春風啜茗天,竹爐欖炭手親煎。小砂壺瀹新鷦觜,來試潮山處女泉?!?nbsp;
潮州工夫茶可以說在潮州人所到之處必有之。由于這種獨特文化,與潮州人接觸者也頗傾關注之情,成為關注潮州文化、潮州人的焦點之一。在香港舉辦的一屆國家潮人年會,時任署理行政長官的曾蔭權,也于百忙中出席此屆潮州商會會董就職典禮。曾蔭權對潮州“工夫茶”興趣頗深,被問及工夫茶味道如何時,曾蔭權笑言不知道怎么形容,還自嘲自己是“老粗”,嘗不出真正茶香。在一旁的長江實業集團副主席、李嘉誠長子李澤鉅對此卻甚有心得,坦言工夫茶就如同潮州人的“咖啡”,每天非品不可,還饒有興趣地與在場記者大談特談“工夫茶經。
(七) 潮州工藝的雀噪聲名
潮州地處粵東富饒的韓江三角洲,這里地理形勢得天獨厚,水陸交通暢利,手工業發達,陶瓷工藝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格,2004年4月12日中國輕工聯合會和陶瓷協會授予潮州為“中國瓷都”的稱號。
潮州陶瓷歷史悠久,從出土文物看,早在新石器時代的6000年前已普遍使用陶器。北宋時潮州陶瓷業繁榮發達,潮州筆架山的北宋窯址,其產品主要是以外銷為主,品種繁多,值得注意的是潮州窯出土的高鼻卷發瓷西洋人頭像和一批瓷西洋狗。瓷胎細密純凈,釉色有白釉、青釉、黃釉和醬褐釉,青白釉數量最多。瓷器的紋飾以劃花為主,其次是雕刻和鏤孔,印花很少見。清代,潮州瓷業中心移到近郊楓溪,并保持著一定的生產規模,繼續生產出口瓷器。如清代文獻《瀛環志略》婆羅洲條載有“每年廣、潮二府有數船入港貿易,獲利甚厚”。史料記載,稱潮州“南洋交通暢達,日用粗瓷大旺”。潮州人最早的出洋,與陶瓷貿易有著重要的聯系。
1978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訪華,鄧小平將潮州楓溪自行研制的高達1.3米、內外三層的“友誼通花瓶”作為國禮送給金日成,其造型之精美、技藝之精湛,令人叫絕。一時之間,潮州工藝陶瓷在海內外名聲大噪。
潮州的工藝陶瓷,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匯集了潮州木雕、石雕、嵌瓷藝術的技法。而潮州木雕、時雕等工藝在海外也聲名大噪,如新加坡“國家第五建筑”的“資政第”的木雕、石雕其技藝之精湛,讓人嘆為觀止。
(八) 潮州民俗延伸海外
潮州人的宗族觀念厚重,信仰習俗獨特,文化意識強烈,鄉土情感濃厚。因此,潮州人出洋也不忘把故土的風俗帶到所到之處,這是對文化的認同、尊崇,是精神的需要,是族群的辨識與團結的需要,是思鄉報本的根源。敬神、祭祖是潮州民俗的重要內容。
因此,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在潮州民俗中都有著特別的演繹。海外潮州人也自然重視這些民俗活動,還有潮州人慶神誕的民俗活動尤為特別。而這些活動,在旅居歷史長、聚居人數多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及香港、臺灣等國家或地區更是氣氛濃烈。如新加坡的粵海清廟,主要供奉玄天上帝、天后圣母和歷代先賢,自19世紀30年代,由當地潮商依例舉行祭祀儀式,后來成立的潮州八邑會館依然一脈相承地履行此例俗。香港的天后圣母誕、土地伯公生和盂蘭盛會,也都是潮州人同歡共慶的節日。而族親聚集的地方,每年還有宗祠祭祖活動。
這是對潮州文化的彰顯、弘揚,也是潮州文化本質特性的體現,同時也又因此必然成為潮州文化的一個內容。
全文完:(資料來源: 作者: 圣徒)
> 資訊列表 > 正文
- 05-19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大河之“光”
- 05-19 ? 熱點關注|紅、橙、黃、綠、青、藍、紫!看運城初夏絕美配色!
- 05-19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雨后初霽中條山 云海奔騰似潮涌
- 05-19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大河之“新”
- 05-13 ? 江滔奔流兩岸闊 綠水青山更青春
- 05-13 ? 一朝共飲盤江水 終生已結同心圓
- 05-13 ? 架起兩地“連心橋” 抒寫濃濃“幫扶情”
- 05-13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大河之“綠”
- 05-11 ? 學思踐悟┃以僑為橋聯誼五洲 攜手推動“三個助力”
- 05-11 ? 運城:雨后千年鹽湖美如畫
- 05-11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運三高速連接線盤南澗特大橋成功合龍
2019/9/15 21:28:00
潮州文化對僑居地及華僑文化的影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