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潮州話在海外的地位
潮汕地區的方言“潮州話”,是全國八大方言區中閩南方言的次方言,以潮州府城話為標準。潮州話,古樸典雅,詞匯豐富,語法特殊,音韻獨特,保留著的古音古詞古義較多較完整,被專家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潮州話仍保留著八音拼讀的語音系統;潮語一字多義,一個 “食”字,幾乎包括了喝、吃、飲、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飲食動作,如食(吸)煙、食(喝)酒、食(啃)蔗、食(飲)水等。因此,引起海內外語言學家的關注,研究潮州話的人很多,有關潮州話的專著、字典、詞典也很多。
對潮州人來說,潮州話是維系感情的紐帶,是文化標識,是文化意義上的“潮州人”的重要標志之一,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異域他鄉,鄉音相同,勝似“膠已人”。
使用潮州話的地區,除了文化意義上的“潮州”地域組成部分的潮州、汕頭、揭陽等市及所屬各縣區,汕尾市大部分地區,還有就是海外潮人聚居的地方。
許多國家尤其是泰國曼谷和法國巴黎的唐人街、唐人區,柬埔寨的大部分華人,越南的一部分華人使用潮州話。全世界以潮州話為母語的大概有2000多萬人。潮州話成為泰國的第二語言。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部英語潮州話對照的字典《漢英潮州方言字典》是1847年在泰國曼谷編著出版的。在馬來西亞,全國就有4座潮州話播音的電臺。
(三) 潮劇潮州音樂韻律遠揚
潮劇產生于潮州,從潮州市潮安縣鳳塘鎮出土的文物看,至少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而后流行于潮汕及福建南部、臺灣及香港,在東南亞諸國有深遠的影響,很多潮劇古刻本如《荔鏡記》、《金花女》、《蘇六娘》,在美國、英國、奧地利和日本等國的圖書館均有收藏。
潮劇最早流播的國家是泰國。從英國布賽爾的《在暹羅的中國人》等一些文字記載看,流播開始時是在17世紀中葉。當時,在暹羅大城演出潮劇,受到暹羅潮州人及朝野人士的歡迎。18世紀中葉吞武里王朝期間,戲班在泰國演出已初具規模。19世紀中、后期的曼谷王朝拉瑪四世、五世年代,過往戲班逐漸增多,演出漸趨成頻繁?!袄险汀?、“老雙喜”、“老萬年春”、“福來香”等較為聞名的戲班經常滯留泰國演出。泰國成立的潮州戲班,最多時竟有30多個。
潮劇逐漸以泰國為中心,游埠于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或地區。最初出現在新加坡的潮劇戲班,是清光緒年間的賽永豐班和老賽寶豐班。據清人李鐘鈺的《新加坡風土記》所述,19世紀中葉已相當活躍。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戲班》就是反映新加坡潮劇潮劇最早進入臺灣演出開始于18世紀中、后期的乾隆年間。而最早到香港演出,據傳是在清光緒年間。
隨著潮州人在海外聚居的不斷發展,潮州的鄉音鄉曲也被帶到當地社會,潮劇、潮州音樂往往成為當地潮州人文化娛樂生活的重要載體,并逐漸出現了潮劇演出或非職業化的愛好者娛樂團體。目前,法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荷蘭、丹麥、瑞士、比利時等國家,都有潮州人宗鄉社團,逢年過節會演出潮劇、潮州音樂。1993和1999年,二次在汕頭舉辦的國際潮劇節,參加的團體不但有來自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多數國家,還有來自法國等歐洲國家和美國等美洲國家,還有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而現在的潮州市潮劇團每年的演出時間,大部分是受邀在香港和東南亞的巡回演出,由于日程的排滿,本地很難邀請到其演出。
鴉片戰爭后的一百多年里,流播范圍更廣,甚至還被融入到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社會中,成為海外潮州人和當地人民共享的精神財富。
(四) 潮州建筑在海內外之間的聯系
在潮州市潮安縣彩塘鎮金砂鄉的斜角頭從熙公祠,為旅居馬來西亞柔佛洲僑領陳旭年所建。興工于清同治九年,告竣于光緒九年,歷時十四年。
從照公祠的主題建筑形式是“四點金”,即二進布局,前廳與后廳之間是天井,兩側有廊軒,后廳有抱廈,四廳相向。琳瑯滿目的建筑裝飾,使整座建筑物顯得更加富麗堂皇,首進門樓前理分置精致石獅一對,門樓屋架為雙面鏤空石雕。而最令人嘆為觀止的還是鑲嵌于門樓石壁上的四幅石雕.這四幅石雕分別以土農工商,漁樵耕讀,花鳥蟲魚為題材,每幅石刻都很好地運用了“之”字形的構圖,將不同時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畫面,濃縮故事情節。表現最富戲劇性的瞬間。一幅“漁樵耕讀”圖,分布了二十五個人物或穿插于亭臺樓閣之上,或出沒于山林曲徑之中,或拋網捕,或牧牛而歸,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盎B蟲魚”則以自然取勝,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展翅的烏,跳躍的魚,肥碩的荷,怒放的花無不維妙維肖,盡態極妍,其藝術造詣之高,堪稱一絕。
未完待續,(資料來源: 作者: 圣徒)
> 資訊列表 > 正文
- 05-19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大河之“光”
- 05-19 ? 熱點關注|紅、橙、黃、綠、青、藍、紫!看運城初夏絕美配色!
- 05-19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雨后初霽中條山 云海奔騰似潮涌
- 05-19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大河之“新”
- 05-13 ? 江滔奔流兩岸闊 綠水青山更青春
- 05-13 ? 一朝共飲盤江水 終生已結同心圓
- 05-13 ? 架起兩地“連心橋” 抒寫濃濃“幫扶情”
- 05-13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大河之“綠”
- 05-11 ? 學思踐悟┃以僑為橋聯誼五洲 攜手推動“三個助力”
- 05-11 ? 運城:雨后千年鹽湖美如畫
- 05-11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運三高速連接線盤南澗特大橋成功合龍
2019/9/15 21:27:00
潮州文化對僑居地及華僑文化的影響(三)